非甲烷總烴(NMHC),定義(yi) 為(wei) 從(cong) 總烴測定結果中扣除甲烷後剩餘(yu) 值;而總烴是指在規定條件下在氣相色譜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上產(chan) 生響應的氣態有機物總和。在規定的條件下所測得的非甲烷總烴,是對於(yu) 氣相色譜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有明顯響應的除甲烷外碳氫化合物總量,以碳計。那麽(me) 為(wei) 什麽(me) 非甲烷總烴不測甲烷?下麵從(cong) 來源、毒性及大氣光化學反應活性三方麵為(wei) 您介紹。
一:來源
從(cong) 來源上看,烴類物質的來源主要為(wei) 天然源(如植物釋放、火山噴發和森林草原火災等)和人為(wei) 源(如化石燃料燃燒、交通運輸、溶劑使用等)兩(liang) 大類。
天然源以甲烷為(wei) 主,其排放占全球非甲烷總烴排放的一半以上。人為(wei) 排放源的烴類物質絕大部分為(wei) 非甲烷總烴(NMHC),其中甲烷量僅(jin) 占排放量的約3%。
二:毒性
從(cong) 毒性上看,烴類物質中芳烴的毒性最大,烯烴次之,環烷烴和烷烴的毒性較小。甲烷毒性甚低,一般認為(wei) 除安全風險(窒息、燃燒和爆炸隱患)外,甲烷在空氣中即使達到高濃度也不會(hui) 對健康造成危害,所以一般以非甲烷總烴來衡量環境汙染的程度。
三:大氣光化學反應活性
從(cong) 大氣光化學反應活性上看,烴類物質中的烯烴(尤其是C4~C5烯烴組分)及芳香烴是大氣光化學反應的活性組分,烯烴在大氣VOCs中的混合比大約隻有15%,但是在大氣VOCs的化學活性中占到約75%。通常情況下,甲烷比較穩定,光化學反應活性低。
而大氣中的非甲烷總烴(NMHC)超過一定濃度,除直接對人體(ti) 健康有危害外,在一定條件下經日光照射還能產(chan) 生光化學煙霧,對環境和人類造成危害。
非甲總烴為(wei) 什麽(me) 不測甲烷?簡言之,因為(wei) 甲烷的天然源占比高,人為(wei) 源占比低,毒性與(yu) 大氣光化學反應活性低,所以要從(cong) 總烴中扣除甲烷,一般以非甲烷總烴來衡量環境汙染的程度。
【PF-300便攜式星空体育官网入口下载現場測試】
PF-300便攜式甲烷、總烴和星空体育官网入口下载采用FID檢測器,主機測量總烴值後,配合高溫催化裝置測得甲烷值,兩(liang) 者差值即是非甲烷總烴數值。